10月30日至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圆满落幕,我们2022级本科生陈一歌凭借“细晶钛酸钡基分电陶瓷的局场结构设计与电容储能强化研究”项目荣获主体赛特等奖!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细晶钛酸钡基分电陶瓷的局场结构设计与电容储能强化研究
项目负责人:陈一歌
指导教师:刘辉、陈骏
获奖名称: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金奖

项目介绍及展望:
本项目聚焦介电电容器的储能性能提升研究。该领域的痛点在于储能密度低下,项目创新地提出局域极化强化-晶粒细化的协同优化策略,大幅突破了钛酸钡基陶瓷的储能瓶颈,提升幅度达50%,是市面上主流电容7倍,美国NASA太空电容的2倍,且综合性能优异。下一步,项目聚焦该科技成果转化,计划与东莞普隆等储能企业开展合作,成果落地后有望显著提升高端电磁装备与电力电子器件的性能边界,有力推动其向小型化、轻量化与高可靠方向发展,从而为我国高端电容器的国产化进程注入钢小伙的力量。

项目负责人介绍:
陈一歌,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应用物理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曾获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特等奖,“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一等奖,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在IF=27.4的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论文一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获宝钢奖学金。此外物理的学科竞赛上曾获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全国三等奖、华北地区一等奖、北京市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

感想:
回首研究历程我深切体会到,科研的突破、性能的飞跃并非源于盲目的试错,而是始于理性的设计、成于深刻的机理认知。正是通过对原子尺度局域结构的精准设计与调控,我们才成功打破了钛酸钡基陶瓷的性能瓶颈。
感谢我的母校与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提供的顶尖科研平台;感谢校团委和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在项目推进中给予的全力支持与宝贵指导。尤其,我要向我的学术引路人——刘辉副研究员,致以最衷心的感谢。这份知遇与教诲,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近年来,我们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托学院优势学科,聚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全力培育兼具实践本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展望未来,学院将持续深耕学科特色、夯实创新根基,通过多元举措深化创新创业工作,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数理学子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续写华章!